偏光片大廠明基材料(8215)董事長陳建志指出,顯示器產業這幾年來缺少殺手級應用,但是可撓式顯示器一定會帶動新的需求,因為它將會帶來全新的使用體驗,相信這兩年手機就會大量朝這個方向(可撓)來移動。據悉,明基材柔性偏光片已打入大陸品牌大廠供應鏈,相關新品可能在今年第二季上市。
陳建志說明,目前可撓顯示器是以OLED技術為主,偏光片是重要的零組件,而且扮演關鍵角色。公司是跟工研院技術合作,預計今年就可達到量產能力,實際出貨狀況就要看客戶認證及拉貨進度而定。
整體而言,陳建志表示,今年營運展望很難預測,因為對面板業來說,面板產能大增、面板業還是會辛苦。但是偏光片的擴產速度跟不上面板擴產的速度,因此偏光片供需還是緊俏的,只是政經情勢變化是否會對終端消費變化產生影響,這要觀察,所以今年很難預測。
至於偏光片的供需,由於偏光片現在只剩下合理的利潤,但是要投入又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人力,因此已經沒有廠商願意再大幅投資擴充偏光片產能。明基材今年會以現有產能盡量去滿足客戶的需求,即使產能利用率是緊俏的,也沒有擴產計畫。現在總共有3條線,整體產出面積已經超越當初還有南科廠時期的產出。
醫療方面,陳建志說,明基材去年購併了聯和醫材,整體醫療事業營收大概成長了3成,今年主要醫療產品還是包括醫療包材、醫療耗材、隱形眼鏡、痘痘貼。其中,痘痘貼去年在東南亞市場銷售表現不錯,原本在台灣只有電商通路銷售,今年會加入康是美、屈臣氏等實體通路,相信業績還有進一步突破。醫療耗材也開始接觸新的客戶,相信今年醫療耗材業務成長可期。
隱形眼鏡還是主打矽水膠材質的產品,雖然單價較高,但最近幾年銷售也是穩定成長。根據調查,目前全球矽水膠隱形眼鏡占整體隱形眼鏡市場比重6-7成,尤其在歐美市場月拋有9成都是矽水膠,新加坡現在矽水膠比重也達到4成、馬來西亞矽水膠比重超過3成,中國大陸大城市矽水膠比重也有2成以上,但是台灣矽水膠的發展比較慢,現在比重只有10%-12%,顯示台灣市場還有成長空間。
電池材料事業的發展較緩慢,但公司對於未來發展仍持正面看法,主因是電動車前景看起來前景還是不錯。不過,陳建志強調,由於汽車改款、換新車種都是五六年才會換一次,預期日韓客戶這邊可能2021年、2022年才有較明顯的貢獻。目前仍以中國大陸汽車市場為主。
立即按讚+幫我分享 LINE@投資圈好友 ID搜尋: @hante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