亨達投顧 錢進大趨勢 Youtube盤後影音 LINE@投資圈好友 ID搜尋: @hantec
食品飲料大廠黑松(1234)於12/18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舉辦上市18年來首次法人說明會。黑松董事長張斌堂指出,明年不會有重大硬體投資,而是著重在組織再造。除了持續精耕飲料業務,海外市場亦將繼續在香港發展,並以碳酸飲料優先切入擴展東南亞市場,雖然目前尚無顯著成果,但將配合政府南向政策進行。
目前黑松在香港已經投入行銷資源,開始銷售C.C.Lemon、C&C碳酸飲料、韋恩咖啡等產品,預計明年還會加強香港業務。同時也開始評估投入東南亞市場。其中C&C系列已於菲律賓上架,公司打算投入資源擴大銷售。至於泰國、新加坡還在評估。大陸市場方面希望透過蘇州商貿子公司尋求機會。
展望2018年,黑松發言人/副總經理白錦文表示,公司將持續擴大飲料事業投資、鞏固品牌經營、加強開發健康與機能性飲品(包含減糖、無負擔新配方)、增加食品安全認證品項,並將更新生產設備。代理酒類產品因為金門高粱即將於2018年8月合約到期,如何爭取繼續代理也是明年重要工作。至於人頭馬君度代理雖亦將在2018年到期,因利潤較低、結束代理影響不大。
目前黑松主要產品業務包含飲料事業、代理事業(酒類代理)。去年飲料事業(含代工)營收比重約6成、代理事業(酒類)比重4成,今年前三季飲料事業比重略降至56%,酒類代理上升至44%。
轉投資方面,黑松轉投資大陸黑松食品(蘇州)原本生產及銷售飲料產品,但因蘇州當地政府回購廠房土地,已於2016年結束清算。轉投資黑松商貿(蘇州)2016年獲利200多萬人民幣、2017年前三季卻虧損235萬人民幣,主要差異在於匯兌損失造成。另外,黑松包含母公司及子公司綠洲合計持有微風廣場25%股權,微風廣場也有投資黑松、屬於交叉持股關係。
產能方面,黑松目前共有4條寶特瓶產線、2條易開罐產線用於生產碳酸飲料及非碳酸飲料,另有5條紙盒產線及1條杯裝產線,僅用於生產包括茶類、果汁、運動補給飲料、咖啡、保健飲品等等非碳酸飲料。
其中,碳酸飲料以黑松沙士、黑松汽水、黑松汽水C&C等系列為主,非碳酸飲料包含黑松茶尋味、黑松茶花、黑松茶、FIN健康補給飲料、韋恩咖啡、綠洲果汁、黑松果汁、天霖純水、黑松純水、櫻桃姬補鐵精華液等等。
除了自有品牌,黑松飲料也從事代工業務,像是立頓即飲茶自2016年起開始代工生產,以及三得利C.C.Lemon係自2008年起代工外銷香港等地區。
依據經濟部統計資料顯示,台灣內需飲料市場在2016年達到558.6億元規模,其中,茶類飲料市場規模達235億元,咖啡飲料市場規模達65億元,果蔬汁和碳酸飲料市場規模分別有59億元、53億元,礦泉水也有30億元。黑松品牌在台灣飲料市場佔有率約7%左右。
至於代理事業主要為酒類產品,包含中式白酒如50度以上金門高粱(經銷期間自2015年9/1至2018年8/31)、利口酒類如日本CHOYA梅酒等等,以及黑松白鹿、高清水、劍菱等日本清酒,還有包含法國、西班牙、智利、義大利、澳洲等各地葡萄酒等等。
資產/不動產是這幾年黑松最受矚目的部分,黑松公司目前自有工廠包括中壢廠(3萬多坪)、斗六廠(2萬多坪)。此外,旗下松新公司與黑松共同持有深坑永安段土地1萬多坪,扣掉土地增值稅及折舊等帳面價值有12億元,另台北總公司所在地通化段土地面積258坪、房屋面積2800多坪、帳面價值3億元。
外界最關心的黑松資產管理公司旗下台北敦化段(微風廣場),土地5000多坪、扣除馬路約有4300多坪,土地加房屋價值有50億元左右。加上其他零星資產,目前集團旗下資產共有土地面積74611坪、帳面淨值70.6億元,房屋面積67729坪、帳面淨值19.6億元。
包括深坑永安段及台北通化段均一部分自用、一部分出租,全年租金約4400萬元。台北敦化段(微風廣場)全部出租、年租金約4.63億元。
2017年前三季營收約70.46億元、年增約6%,毛利率降至26.15%、年減1.5個百分點,主因是直接人事成本、奶糖等原料成本上漲,但因費用控管,營業利益1.56億元、年增9%,稅後淨利4.53億元、每股盈餘1.13元、年減55%,則是因為去年同期業外收益較多(蘇州廠處分利益)。目前每股淨值約43.5元。
黑松公司最初係由張氏家族於1925年成立進馨商會,1936年設置台北廠(現在該土地租給微風廣場),二次大戰期間曾被日本納入統治管理,戰後復業,1969年改組為黑松飲料股份有限公司,1981年由證期會核准公開發行、並更名為黑松股份有限公司,1999年股票於台灣證券交易所集中市場掛牌上市,2013年曾經因處分土地而辦理現金減資、將現金回饋給股東,股本也降至40億餘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