亨達投顧 錢進大趨勢 Youtube盤後影音 LINE@投資圈好友 ID搜尋: @hantec
台灣最大SPF(無特定病原)實驗動物生產商樂斯科(6662)本月4日登錄興櫃,經營團隊認為,公司競爭優勢在於規模經濟、國際大廠技術授權、種源管理紀錄優良與產品線趨向完整,未來成長動能除來自台灣產業界的需求成長外,另東協與印度將是中期內最大的成長動能,董事長陳振忠(附圖)指出,印度廠3月將開始引種,未來二年印度廠規模可望超越台灣,公司也會將服務向下延伸至動物臨床試驗,提高附加價值。
樂斯科成立於2001年,目前資本額2.2億元,是國內第一家民營企業取得AAALAC認證的廠商,並取得全球最大實驗動物廠商CRL的技術授權,公司主要營運項目是生產SPF實驗動物、設備儀器與耗材銷售,以去年上半年營收比重來看,實驗動物的銷售營收占比近七成,儀器檢驗試劑占比24%及其他;而以國內市占率來看,公司在國內實驗動物的市占率約58%,但若集中在無病原的實驗動物,市占率更高。
公司也估算,目前公司實驗動物的銷售,一成外銷;而以終端客戶應用領域來看,早期學研單位占比九成,目前已降至八成,產業界占比提高至兩成。在海外據點部分,樂斯科現則已在泰國及印度設廠。
陳振忠指出,這個產業的主要競爭門檻有三,包括市場規模、種源與管理;所謂的市場規模,指的是必須有基礎量維持營運,公司幸運的地方是成立之初即配合上國內學研界的需求,因而成立第一年就可有獲利,目前每年有50萬隻實驗鼠內銷,早已超過損益平衡點,成為第一個穩定獲利的來源。
在種源管理上,樂斯科提供CRL在實驗鼠中主要的鼠源,並能按照國際流程進行代數繁衍,2003年宜蘭培育中心落成並開始商業化至今,國際認證與出貨客戶都維持良好紀錄;另外的優勢則在於管理,使其出貨的實驗動物都能維持穩定的生產效率與良率。
展望未來,樂斯科未來的成長動能,陳振忠認為,全球實驗動物的需求成長不大,但相較於歐美的持平,亞洲還有增長,特別是中國;而公司成長動能,一來自國內生醫產業因臨床需求所需的實驗動物成長,以全球實驗動物的需求來看,應該有65%來自產業,據此推估,國內產業對實驗動物的需求還有成長空間。
其二成長則來自海外,特別是印度,陳振忠估算,印度市場需求量約為台灣的5-8倍,公司先前設立的印度廠這個月將完工,3月開始引種,大小鼠初期年產出約20萬隻,應該已達基礎經濟規模量,未來空間擴產無虞,預計兩年後印度產出有望超過台灣,未來也會在印度總投入5、6百萬美金,再擴建三個廠,已滿足當地需求。至於泰國廠則會就近供應東協市場,需求穩定增溫。
公司也計畫向下延伸價值鏈,包括跨足動物臨床服務,預計今年貢獻約1千萬台幣,並利用免疫缺陷鼠的生成能力,布局目前腫瘤治療最新盛行的PDX模型,卡位精準醫療商機。
樂斯科2015、2016年營收分別為2.26億元、2.32億元,稅後淨利3,794萬元與4,018萬元,每股稅後盈餘2.51元及2.48元;去年營收3.26億元,年增四成,上半年獲利小幅年減,每股稅後盈餘0.8元,法人預期,因去年下半年營收較上半年顯著成長,獲利應可同步增加。